刚刚看到一个人对活着的评价。我感觉非常非常难过。本应该在他楼下评论,但是,那就有“挑事儿”的意味。
他觉得活着的故事很刻意,有政治立场优势。他质疑家珍为啥不离婚,明显富贵不靠谱。枪毙地主不真实,龙二可能是个好地主。
那个年头底层妇女离婚?富贵不靠谱却不坏,从来不虐待家人。就是这么可悲,女人被虐待死叫做命不好。没人管的。现在有好到哪里去?枪毙地主,是历史事实,是个地主就行,不是地主,说你是反革命也就枪毙了,村长们就可以决定,而且有指标。那本书里每一件事都是真实世界的反映。
这并不久远的历史,已经模糊到了读者觉得这是为了政治立场编的。一个民族的群体悲剧,可以被遗忘了。如果成长在一个正常的讲道理的环境里,也可以理解。不过看看现在周边发生的事情,真的是正常的可以讲道理的吗。猫关在家里不出门,有什么理由必须上门去打死?跟好地主也会被枪毙,理由一样,第一,他们有权,第二,吓唬群众。猫还是人,并没有本质的区别。
活着,是一部民族悲剧的画像。不喜欢这本书,是个人选择,我不应该说什么,但是这位读者不喜欢的理由,让我无法沉默,我很难过,因为这位读者的看法,就是极权刻意教育的成果。
原来飞屋环游记的原型就在西雅图西边的Ballard (以前是个city ,后来合并给西雅图了),到现在那房子还在呢。但其实屋主是个老太太,叫Edith Macefield,俄勒冈人,会英法德语,没成年就隐瞒年龄参军去了欧洲,回美国以后就一直在西雅图的一个牙科诊所工作,结过四次婚,有过一个儿子。她比后三个丈夫和唯一的儿子都活得长。85岁高龄时死磕建商,成为本地平民英雄。最后如愿以偿,死在自己的家里。
动画片里,精彩一生的强势老太变成了一个深情老头。女性的精彩又被偷给了男性。一个爱冒险的女性对抗世界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温情小品。
Ps.有的人会说飞屋环游记立项是2004年,比Edith 对抗建商早两年,但立项只是有这个项目,故事是会改的,看照片就知道了,动画片最后那个画面几乎就是照着照片描的。2009年上映时,片方还去原址屋子绑气球造势。
北条义时这个角色,可真是大奸似忠,明明每一件事背后都有他的挑唆和推动,但还能语重心长和老婆讲梶原景时不能同人敞开心扉所以遭人嫉恨,还能在御家人联名诉状时为他辩解,说梶原大人所做一切都是为了镰仓殿…………
大哥,这件事是你推动的啊!你忘了吗!你和你的好兄弟三浦义村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,他做事是什么风格你不清楚?能把责任推给三浦义村说是他搞大了事情?